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9-21 09:38:28
歼20的横空出世,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先进隐身战机行列,也让更多的人对隐身战机有了认识。所谓的隐身并不是指对肉眼(可见光)隐身,而是低可探测性,也就是降低己方可能被敌方传感器探测到的特征信号,使其难以被敌方的探测系统发现。通常这些特征信号包括雷达、红外、光学、声学、射频信号等等。而在隐身飞机领域,目前关注的焦点以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为主。
现在,如果有人问“为什么我能看见隐身飞机呢?”,想必会招来身旁人“异(zhe)样(dou)的(bu)关(zhi)怀(dao)”的目光。不过,在雷达隐身技术出现之前,起初的想法确实是视觉隐身飞机。一战期间,德国“兰普勒-鸽子”式侦察机就是基于这种思路设计的。“鸽”式飞机看上去就像一只巨大的鸽子,由于采用特殊的飞机蒙皮材料,飞机的机翼在阳光下非常透薄,飞机在空中高度400米左右飞行的时候,从地面望去像是没有机翼一样。不过,“鸽”式飞机并没有武器装备,主要用于侦察敌方军情。
二战期间,雷达技术发展迅速,反雷达探测成为隐身技术发展的核心。战后,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开始了隐身技术研究。随后,美军研制出U-2、A-12、SR-71等飞行器。这些飞机均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隐身技术。U-2高空侦察机头锥部分的雷达散射截面明显减小。
1975年,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把隐身技术正式列入开发性预研计划。同年开始研制的F-117A则标志着现代真正隐身武器系统的诞生。F117A的设计者曾经骄傲地宣称,“F117A是电气工程师和材料学家设计的飞机”。飞机采用特殊设计的隐身外形——多面体外形,将表面反射的能量散射到其他方向。同时,工程师在飞机的不同部位涂敷不同的吸波材料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隐身措施,如进气口加栅网,不装配雷达,狭长形尾喷口,无外挂武器等,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。
在1991年2月到3月的海湾战争中,44架隐身战斗机F-117A参战,共出动1270架次,任务成功率达到85.5%。F-117A共投掷了2041枚炸弹,其中,79%的炸弹命中目标。整个战争期间,F-117A出动的架次只占联军出动总架次的2%,但是它击中的战略目标占整个被联军击中战略目标的40%。
1981年,美国空军开始发展第二代隐身飞机——B-2隐身轰炸机。1993年12月,B-2隐身轰炸机交付美国空军。该轰炸机采用飞翼布局、复合材料和特殊涂料降低了雷达和红外等特征信号。飞机机身、机翼、发动机舱交接处采用弧面连接,融为一体,没有尾翼,整个外形呈三角形飞翼结构。蒙皮表面平整,克服了雷达波绕射大的倾向。发动机隐藏在机体内的背部,没有吊舱,机体后缘呈锯齿形。除此之外,机身上还涂有深灰色的隐身涂料,对于雷达、红外和可见光都有隐身能力。B-2隐身轰炸机的作战能力同样突出。1999年,6架B-2隐形轰炸机首次参加科索沃军事行动,共出动40架次,投下500枚“联合直接攻击弹药”,总重450吨。
值得一提的是,B-2隐身轰炸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,作战航程可达12000km,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000km。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h,因此,美国空军称其具有“全球到达”和“全球摧毁”能力,B-2隐身轰炸机也被誉为“20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”。
在隐身飞机的设计中,隐身性与飞机的其他特性的取舍始终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。想要达到高隐身性能,势必要在成本、重量、机动性能、制造工艺难度和使用维护等等方面付出代价。例如,F-117A在设计上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隐身性能,在其动力特性等方面做出不小的牺牲。而在超视距空战成为主流的今天,隐身性能和超机动能力成为现代战斗机的发展趋势。如果为了突出隐身性能而在机动性能上牺牲较多,则很难满足现代战斗机的作战要求。因此,以F-22A为代表的新一代隐身飞机,同时具备高隐身性能和超机动能力。
在隐身方面,F-22A的垂尾、前机身和进气道等设计成有一定的倾角,机翼和机身按融合体设计。主要部件的轮廓线,如机翼和尾翼的前后缘,尾喷口的“之”字形边缘等力求相互平行,使全机对雷达的反射形成少数几个波束,在其他方向反射极弱;武器内挂(在进气道两侧和机身下部共有3个武器舱,可挂8枚空空导弹),采用保形天线(即各种天线都不露出机外),不挂副油箱,进气道设计成长而曲折的S形或Z形。进气道内涂以含碳铁化合物吸波材料,雷达波能量在长而弯曲的进气道内经过来回反射,最后被吸波涂层吸收,以尽量避免雷达波照射发动机压气机叶片。在座舱盖镀以能将雷达波信号向空间散射的氧化物金属薄膜。同时大量采用可以吸收雷达波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结构。
毫无疑问,未来空中战场将会对作战飞机的隐身能力将会有更高更复杂的要求——全频谱、全方位的隐身技术,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,包括通过外形设计(先进的翼身融合体和飞翼布局)、吸波材料(先进的轻量化、宽频带、结构/隐身一体化材料)和有源对消等技术来获得全向(前、后和侧向)和宽频(可对付低频雷达)的雷达隐身性能;通过非常规喷管外形、燃料添加剂和隔热/屏蔽等技术来降低红外特征;通过采用智能蒙皮、凝结尾迹消除等技术来降低目视特征等等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金太阳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18